2022-09-18 22:53:20
在全球市场上,现在日本的手机业务的确是没落了,不过这并不表示它从来没把手机做好,当年它在手机领域叱咤风云的时候根本就没我们国产手机什么事儿。包括大名鼎鼎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,也曾是索尼的忠实粉丝,那么日本手机是如何从兴走到衰的?
其实纵观全球,除了三星,没有第二个国家的手机产业链有日本全,屏幕、镜头、电池、内存等等领域都是世界领先水平。不过可惜的是,日本没有一个适合手机发展的好市场,这直接导致日本手机业务终究跟时代脱轨。与其他国家不同,日本手机行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,手机要卖出去必须要经过通信运营商这一关,话语权基本上是掌握在运营商手中的。手机要进去市场销售,必须要运营商点头,运营商会在手机中添加SIM卡锁。
简单地讲,就是最初的合约机模式,这种模式要说好处当然也有,手机厂商只要和运营商搞好关系就不愁销量(所以国外品牌要进入日本市场非常不易),但缺点也非常明显,就是会导致厂商失去创新的动力。另外因为“工匠精神”的影响,日本形成了世界上先进的工业系统以及很多精密机械零配件品牌。“工匠精神”追求的是极致打磨,这在传统加工领域确实非常需要。可是这在数码领域却是难以行通,数码领域讲究的是走在时代前沿。
早期的手机行业,只要你的性能到位和质量有保障,消费者就会主动买单。但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,人们的需求已经远远不止于此。除了要有强大的性能,漂亮的外观也是重中之重,可是日本手机并没有太注重这一块。
就拿老牌手机厂索尼来说,若只比配置性能,又逊色于谁呢,然而就是那“一根筋”的设计着实让人难以接受。用一句话总结日本手机现状,市场环境束缚了厂商的创新动力(不愁卖没动力,利润低没动力),文化背景决定了它们难以创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