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军开国元勋之中,彭老总分别与哪3个人不睦?矛盾是如何产生的

2022-12-28 17:21:42

彭老总从小家境贫苦,出身湘军部队,接受过的文化教育比较有限。他的大量军事谋略,更多是从长年累月的实战中提炼出的经验,科班知识并不多。在整个军事生涯当中,老总的脾气十分火爆,除了性格耿直的原因使然,跟他学习、从军的经历也有一定的关联。

由于心直口快豪爽仗义,彭总处下来的朋友很多,但得罪的人也不少。毕竟这样的为人方式,容易与同事发生争执,以至于留下心结。在开国元帅和大将级别的军队干部里面,有3个人一度和彭老总关系不睦,分别是谁呢?

第一位是贺老总。彭总的入党介绍人段德昌,因故在1933年不幸被害。彭总对他的感情很深,当时贺老总有机会施以援手,但彭总认为贺帅没有做到位,导致段德昌牺牲,因此产生了怨气。抗战期间,彭总曾给主席提过建议:贺身上有较重的个人主义和军阀习气,建议送到苏联去学习一段时间,调离指挥一线。

主席有自己的判断,没有听从这个建议。但这件事传到了贺老总那里,贺帅为此深深介怀。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,军委副主席、国防部长彭总遭到猛烈批判,贺老总在会场上留下的发言记录是比较多的。在十大元帅内部,彭总和贺老总的私人关系一般,这是件比较公开的事情。

第二位是刘帅。刘帅在开国元帅中高居第4位,比贺老总的排名还要靠前。而且刘帅性格温文尔雅,很少与人发生争执,但他与彭老总的关系却不算十分和睦。主要原因在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,两人有过几次误解。红军早期刘帅是“洋派”的代表,而如前文所述,彭老总接受的军事科班教育并不多,刘帅则喝过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洋墨水。

刘帅早期曾支持攻打大城市,这与红军擅长的游击战、运动战打法有冲突。在1933年红军攻打南丰城的作战当中,应用了刘帅的战术思路,彭老总指挥的红三军团损失较大,这令彭总耿耿于怀,很多指战员对刘帅也有意见。后来刘帅也根据人民军队特点,修正了这一问题,越发切合战场实际,才成就了后来的军神美名。

抗战时期,刘帅对百团大战发表过不同的看法,而百团大战恰恰是彭总在抗战时的代表作之一。客观上,这又增加了二人之间的误解和矛盾,1958年反教条主义批判时,彭总把刘帅列为典型,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。

第三位是开国大将之首粟司令。大将的性格也十分温和,但跟刘帅一样,他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和彭总有过矛盾。主要问题发生在1954年之后,粟司令出任总参谋长期间。当时彭老总是国防部长,总参谋部隶属于国防部领导,但又有相当大的独立权限。在抗美援朝撤军、两部门职责划分以及大陈列岛作战方案问题上,两位将帅有过不少分歧。

彭总曾对军事水平高超的粟司令十分客气,因为两人在军事生涯当中交集不多,建国之后才真正有了工作上的对接。但因为这些敏感事件,他对粟司令的印象急转直下,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,粟司令和刘帅一样都是被批判的主要对象。不过粟司令的问题是“极端个人主义”,名目和刘帅的“教条主义”不同。后来他们都获得了组织平反,恢复名誉。


http://www.wuhefdc.com/KWso0/ http://www.wuhefdc.com/KWso0/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麻山百科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