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曾任中纪委书记,1993年升任全国人大委员长,4位子女都很优秀

2022-12-29 10:39:02

众所周知,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,强调依法执政,任何人和团体一旦践踏法律的红线,必将受到严惩。这一机制的确立与一位干部密不可分,他曾在政法委、纪委任职,期间极力推动法律健全化,执法监察体系完备化,为我国迈向文明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,他的名字叫乔石。

乔石是上海人,1924年出生,父亲是个小知识分子,曾接受过新式教育,成年后在一家小私企供职。母亲是一位普通工人,在日本人操办的纱厂里做工。日本人对待工人们很是苛刻,不但私自延长上班时间,还经常以各种理由克扣大家的工资,堪称罪大恶极。母亲曾尝试反抗过,结果遭到更加激烈的盘剥,母亲为了生活,只得选择蛰伏隐忍,逆来顺受。

此事给幼年的乔石心底留下深深的烙印,他就此暗暗发誓,有朝一日一定要根除社会上所有的不公,让普通人也能自由、平等的生活。等到稍大一些,乔石便开始帮助母亲分担繁重的家务,照顾弟弟妹妹们。母亲对乔石的懂事很是欣慰,她不想儿子步自己的后尘,受人压榨,因此极力支持儿子读书,希望儿子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。

乔石不敢辜负母亲的这番苦心,一心扑在学业上,成绩始终很出色。上中学时,年仅16岁的他受共产主义思想感召,毅然决定投身革命队伍中,在上海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,广泛开展救亡运动,组织青年学生团体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。

时间来到1945年,能力出众的他已经晋升为党组织高干,并在学生群体中享有崇高的威望。这引起了敌特的忌惮,这些毫无人性的家伙想方设法搜捕乔石,费尽心机想要置他于死地。乔石生性警觉,东躲西藏,每回都让敌人扑个空,可谓是在刀尖上“跳舞”。但即便如此,他仍冒险干着革命,他的心中始终保有一个信念,那便是为万民开太平!

建国后,他被调到杭州市委任职,2年后进入中共华东局工作,主要负责统战青年人群。1962年,他被选入中央党校学习,毕业后在对外联络部任高干。动荡时期,乔石受到冲击,被下放到基层改造,吃尽了苦头,直至1978年才重回工作岗位。1985年,他出任政法委书记,开始反思动荡时期的诸多弊病,他认为江、姚等人之所以能兴风作浪,主要是因为国家建设方向上出了问题,对民主和法制不够重视,因此他开始试探性的对政法体系进行改革,首先是确立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,并不断各领域的法律法规。

乔石拟定了一份文件呈递给全国人大,请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,仿照西方国家的相关成熟经验,制定带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法律。全国人大对此非常重视,很快便启动了相关程序,相继投票通过了《劳动法》、《保险法》、《票据法》等11门法律,将法治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进一步规范了市场、各阶层的行为,同时也给公检法部门提供了司法、执法依据。

其次,乔石还致力于完善监察体系,主导成立了监察部,其中的骨干成员都是他精心挑选的,不仅党性优良,而且能力出众。除此之外,他还特别要求,监察部的主体人群一定要是青年人,有朝气,有冲劲,嫉恶如仇,干起活来也让人放心。除此之外,他还创立了信访制度,给老百姓提供了发声的渠道,让老百姓参与到法制监督中来,这是国家进步,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。

乔石虽是中央的高官,却从不张扬,一直低调生活,他家乡的亲属甚至不知道他在北京做官。1987年,他调任中纪委书记,1993年升任全国人大委员长,享受正国级待遇,2015年,他因病去世,终年91岁。他的4个子女也都很优秀,大儿子毕业于名校,曾在某大型企业任高管;小女儿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,拯救了无数垂死的病患。

乔石是一位忠贞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青年时,他在十里洋场从事地下工作,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组织搜集、传递情报,领导工人、学生运动,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,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士气;建国后,他致力法制建设,稳定了社会,为我国翻开了发展的新篇章,这份功绩将被载入史册,永世流芳!


声波电动牙刷 https://www.brushdoctor.cn/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麻山百科网版权所有